练习书法要有必不可少的“四大件”,而在这其中,字帖的地位可谓是重中之重,那么对于讲求实用的行楷初学者来说,选择什么样的字帖比较合适呢?
其实说白了,人们在选用字帖时,最需注意的就是字帖的典范性、字的数量多及可变性高,这有助于我们学后举一反三,互相融会贯通。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些有助于练好行楷的实用字帖和经典永流传的古帖!
01
适合初学者字帖
1.一起练字行楷活页字帖
这里字字可以毫不脸红地拍胸脯说,咱们一起练字的行楷活页字帖就充分满足了这几大需求,特别适合初学者拿来练手(说谎是小狗)!
这本字帖采用特别的“8-4-2”训练法,意为每个单字都是通过“米回格—米字格—田字格”的过渡方式进行描摹临写的。通过米回格能够清晰定位每一个笔画的位置,是掌握字体结构的良方;循序渐进到只剩下2条辅助线的田字格时,则锻炼了临帖者的眼力;练习到最后,练字者即使是在白纸上也能行如流水地书写啦!
此外,这本行楷字帖还包括了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1000个单字。也就是说,只要练习好这1000个字,大部分的书写场合(比如考试和日常工作汇报)都能应付自如!
2.荆霄鹏、田英章行楷字帖
当然,荆霄鹏、田英章等当代名家的字帖也很值得入手。荆霄鹏与田英章的行楷风格相近,走的都是端庄秀丽的路线,临写难度也不是很高,简单易上手,属于好看又方便的字体。而吴玉生的字体相对来说则更加刚劲有力,颇有几分颜柳之味。具体选择全凭个人喜好,这里字字就不多加置喙了~
上文为大家安利了各式硬笔行楷字帖,是因为我们的主要学习目标是“适用于日常生活的行楷书体”,但如果有同学不单满足于此、还想在专业领域继续深耕的话,古帖的临仿同样是必不可少的!
02
适合进阶学习字帖
1.《圣教序》
关于进阶版的字帖,字字就要墙裂推荐大家所熟知的《圣教序》了。《圣教序》由沙门怀仁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刻制成碑文,这是王字处于鼎峰时期的集大成作品。
《圣教序》,原帖局部
临圣教序,延卿老师
《圣教序》完美地收录了书圣王羲之的行书精华,全文近2000余字,字字变化,没有雷同,就是同一个字,比如“之”、“而”等字也是各有不同,各具特色。
《圣教序》不同于其他碑帖,其中二千多字是由楷、行、草间隔组成,因此临习中须全面地掌握楷、行、草三种字体的写法与规律,然后巧妙地搭配组合在一起。因此临习者同时要学习三种字体,相对来说,难度要大些。这也是建议大家有一定基础后再进行临习的原因。
刚开始最好不要整篇练习,而要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吃透,继而每次取一小块内容局部练习,直到最后再进行长篇临摹。千万不要有畏难情绪,只要坚持下去,一定可以收到令人惊喜的成果的!
2.《赤壁赋》
《赤壁赋》原帖局部
前后赤壁赋书于大德辛丑年,也就是1301年,当时赵孟頫48岁,正值盛年。全篇内容为苏轼名作《前后赤壁赋》。其显著特点:
❶起笔以一拓直下为主,收笔善留。
几乎所有的笔画起笔都是承接上笔的一拓直下或者露锋入纸,很少藏锋。收笔处多意到即止,常用回锋或者短小的出锋。其竖画就是用笔锋轻轻上提收笔;末笔的出锋形态者则比较少见,多数为露锋收笔。
❷提按丰富笔锋弹性表现充分。
书法笔法不外乎就是用锋和运笔,这件作品在笔锋运用上很有特点。首先是用锋。从电话的轻重变化上看,毛笔笔尖的弹性非常好,有的笔画轻处如游丝,有的笔画则比较重,提按对比比较明显。然后是运笔,赵孟頫的作品运笔速度与节奏的变化不是十分突出。前赤壁赋几乎五六个字形成一个段落,往往前两三个字运笔速度慢,后两三个字运笔速度加快,一段段循环往复,从而形成整幅作品运笔上的变化。
❸重心下压,字型较短。
赵孟頫在这幅作品中的字形的中心都集中在下半部,竖向笔画较短,每个字的结字也比较扁平。如前赤壁赋中除个别字略有重心上提感觉外,均为重心下压式;还有相当数量的字下半部笔画缩短,字体取横势,为扁方形,赵孟頫的书法被人评为稳健,与此密切相关。
❹中宫紧缩,疏密鲜明对比。
点画聚散关系处理比较灵活,或集中在左部,或集中在右部,因字而异。
❺行草兼有,符号化字形较多。
符号化作为行草的一个特征,往往在熟练书写中不经意表现出来,赵孟頫在这幅作品中就有很多的符号化形体,这些草书字形穿插在行楷书中,有着简化字形,调整节奏的作用。
3.《兰亭序》
《兰亭序》作为天下第一行书,是书圣王羲之兰亭雅集时酒后所做的一篇文稿。
这件旷世之作已然成为了中国书法的标志,而兰亭序无论是用笔、结构、章法等等,正符合多数书法爱好者的审美,成为了很多初学行书的爱好者心摹手追的对象,更有甚者,以此为毕生追求。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
好啦好啦,今天的行楷字帖推荐就暂时进行到这里,练字是一件付出就会有回报的事。但是这条路上没有捷径,只有坚持练习才能真正写出一手好字,加油!
编辑 | 幺幺
责编 | 胖虎